最近大兒子總是不敢一個人洗澡,  睡覺.  每次要人陪.  有時候下班回來已經很疲倦了. 加上這半年來心情很容易浮燥,  脾氣不好. 總是會兇他們,  其實我也是很無助,  我只是想讓他們更獨立.  不要太依賴.  但每次事後想想自己總是反省自己,  覺得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,  因為容易把自己的情緒影響小孩.  其寘每個人心中都有恐懼, 只是看你如何去克服,  昨晚睡覺前再與兒子溝通.  希望我講的那些話對他會有幫助. 


在網路找了一些文章,


紓解兒童的地震懼怕
鄭石岩(前教育部訓委會常委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 九二一大地震後,屋毀人亡,死傷慘重,給兒童帶來驚嚇和心理創傷殊
大,心理輔導刻不容緩。災區的兒童需要輔導,幫助他們從恐懼的陰影中走
出來;非災區的兒童,驚嚇也深,都需要作適當的輔導。尤其是災後的種種
謠傳,更加深兒童的憂慮。
    兒童的驚嚇和心理創傷,如果處理不當,容易留下心理障礙、長期的情
緒困擾,或者心理症狀。受到驚嚇或心理創傷的孩子,大抵上都會表現出不
同於往常的行為。這時,最好的協助者是父母、家人和老師。協助孩子克服
地震恐懼、災難中的死亡陰影和心理創傷,最需把握時間,避免恐懼和傷痛
潛抑到深層的心理世界。因此,在這裡提出大人(包括父母、家人和教師)
即時協助孩子心理復建的簡易方法:


保持鎮定


    大人要保持鎮定的情緒。避免讓自己的餘悸,透過表情、
語言、生活的行為表現等等,在餘震和災後持續加深影響孩子的恐懼。因此,
與孩子說話要注意:
· 傳遞正確的資訊,避免誇張恐懼,渲染謠言。
· 解釋維護安全的要領,但不作遭遇不測的恐嚇。
· 在餘震中大人要避免驚慌,而加深孩子的恐懼。
· 避免在慌亂情緒中責備、批評孩子的懼怕,或對他冷嘲熱諷。


正視懼怕根源


    正視孩子的懼怕源。孩子對地震的懼怕和焦慮,有一部分來自地震的本
身;例如地動天搖、低沈的地吼、房屋受震或倒塌的噪音和黑暗。但有一部
分則來自大人的驚恐,強震來襲時招呼孩子的急切,張惶失措的吶喊,結合
地震時的現場,形成更嚇人的情境。其實,兒童大部分的恐懼,是從大人那
兒感染來的,因此解鈴還需繫鈴人。因此建議:
·大人先勇於自我嘲笑:例如「啊!當時我嚇得像龜孫子一樣!」然後大笑
;「你那算什麼!我差一點就尿出來了!」然後大笑。
·帶動孩子也能嘲笑自己的懼怕。心理學研究指出,嘲笑自己的「害怕」,
可以從害怕中解脫出來。
·孩子在嘲笑自己的懼怕時,大人不可以嘲笑他;但當他嘲笑大人時,大人
要拿來當自嘲的材料,而不是替自己辯駁,或者反唇相議。
·嘲笑自己能令自己鎮定,不再壓抑懼怕,有利於心創的紓解。


聆聽與瞭解情緒


耐心聆聽孩子紓發心中的不安和焦慮。兒童會一次又一次說他害怕的心事,
想像或誇張他的懼怕,大人只要聆聽,不制止他說話,小孩就能傾吐心中的
懼怕。大人只要在他所說的話裡,重敘其中的字詞來交談,他就會說出心中
的懼怕來。例如孩子說:「地震時好可怕的聲音,我嚇死了!」只要你重複
說:「可怕的聲音」並配合想知道或關心的語調,孩子就會順著你的詢問,
把懼怕的心結說出來。在交談中,你的回應技巧是:
· 讓孩子多說,你專注地多聽,自然能紓解積存在心中的懼怕和焦慮。
· 你的回答要短,並強調現在已經安全。對災區的兒童要給他們肯定的回答
:「我們有重建家園的信心。」
· 說明真相,避免恐懼無限制延伸。例如:「我們住的地方距離震央有幾十
公里!」(對非災區兒童說);「現在我們處於安全的地方!」;「主震已過,
我們只要注意保持安全,不接近危樓,就能應對強震」;「只要我們努力,就
能重建家園!」
· 兒童最懼怕的事是大人說「我們一切都完了」、「沒有希望了」、「活著
不如死去」等等災後消極性語言。
· 災害後的衝突和抗爭,對孩子會加深創傷,因此要避免孩子參與衝突和抗
爭。


克服白日夢的縈繞


    不讓孩子陷入懼怕的白日夢裡。心創較深的孩子,會陷入獨處的白日夢裡
。他孤獨一個人坐在一邊,重複想著當時的恐怖、家園破碎的景象和大人絕望
的哭號,這些孩子夜裡會睡不穩、惡夢、醒來坐著,甚至有嘔吐、尿床等症狀
,這些是災區孩子容易發生的問題,但非災區的孩子也有這種反應。大人除了
重視上述回應技巧之外,要注意:
· 多陪伴孩子,引導他說出心中的害怕。孤獨一個人作恐怖的白日夢,孩子容
易陷於創傷的惡性循環之中。
· 帶孩子做些他能做的事,特別是協助災區的事,這能打開潛在的熱心和生命
力,而不再孤獨。
· 引導孩子照顧別人,比大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他,要容易從心創中解脫出來。
大人亦同。
· 協助家人重建家園,有益於兒童的心理重建,所以家人要站起來,做些有益
的事,表現積極的思想,並讓孩子參與。(這種參與不是支配,而是鼓勵他主動
一起工作。)


保護與照顧


保護父母罹難的兒童。他們不但飽受地震的驚嚇、生死存亡的威脅,更要面對
親人的死亡。他們會變得看來鎮定和懂事,但心創卻非常的嚴重;他們的安全
感遭到破壞,有強烈孤立和無助的沮喪。大人或親人要安撫他,要肯定告訴他
,「我會在你身邊」、「我們愛你,會照顧你!」並用行動表示你的誠意和堅
定。大人須注意的是:
· 建立孩子的信任與安全感,你的語言必須堅決肯定。讓孩子感到「愛我的大
人站在我身邊」。
· 大人要避免過度的傷痛,引發孩子更多不安。
· 宗教的儀式和禱告有益於孩子哀傷的紓解,但不安讓孩子陷入迷信的驚恐或
心理負擔。
· 孩子需要你清醒地帶著他去面對親人死亡的;大人要用愛和堅毅來面對這個
現實,對孩子的脫困才有幫助。
   大部分懼怕的情緒是學來的,或是感染來的。尤其是大人面對這個大災難時
的態度,影響孩子的心理尤大。因此要避免在哀傷情緒中互相批評、非難、損責
;而代之以互助、包容、溝通和合作的行動。大人的積極行動,能帶給孩子振作
和克服懼怕的契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ndy j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